四维时代欢迎您!
四维时代欢迎您!
序:
片段式拍摄手法的电影大家都看过,就像这几天爱奇艺热播的《道师爷》,大家一看宣传封面可能就直接打分5.5,片子从导演到演员,除了梁家仁老师一个老戏骨以外,其他的全是新面孔。观众也就抱着5★能坑一个算一个的“热情”来观看。随着片段一章一章演绎,最终连成一线,观众对影片的评价也慢慢回归理性,更多的是“唉呦,还不错!”,现在5.5的评分上升至8.2分了。
假如,我们用片段式的思维去浅读经济,又会出现怎样有意思的特征呢?接下来让我们沿着几个历史和当代人物,以及历史阶段来一一呈现。
辞:
笔者暂时没有与文章中提到的诸多人物以及历史阶段直接接触和交流的机会。仅从历史文献、影视资料、历史作用、新闻数据等有限资料,结合笔者自己的思索进行解读。所以表述时可能存在不客观的因素,仅为笔者一家之谈,敬请谅解。如有冒犯之处,请被冒犯者提出,笔者会立即删除或修改。
关键词:
“文景之治”、汉武帝、“毛泽东”、“改革开放”、李嘉诚、潘石屹、“商业锚点”、“商业思维链”、“催生经济学”
第一章、大汉雄风与改革开放
因中美贸易战日趋激烈跟深入,所以就出现了很多关于贸易战的文章和言论,前几日,在与商友交流的时候,笔者曾经有这样一段言论:
其实川普的政策有如下特点:
一、实在。
具体体现:10年一轮的经济危机,现在更体现在了金融及货币关系方面。美联储的加息行为是为了给美国国民储备粮食过冬;拉动实业回国,提高就业率也是为了国民考虑。
二、弊端。
具体体现:加息后,民间融资和投资就会缩紧,造成金融动荡以及企业发展资金瓶颈。这样触及了很多高端人群,和中高端人群企业家的利益,所以指责的声音也是此起彼伏,甚至力度还很大,大到对川普有弹劾之声出现;对外的贸易战策略,从消费角度也可以看做是,消费缩减,增加国民储备的过冬,也就必然会伤及其贸易国利益。只不过川普的问题在于,在解决力度问题上有些极端而已。
所以贸易战危机的实质是:大家的立场不同。
中国的优势在于,改革开放40年,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经历过哪怕一次经济和金融危机。因为每次暴涨和暴跌的前提,在中国这40年都没出现货币和涨跌载体同时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深刻并且明确的意识到,这40年中国没有产生经济危机的土壤。因为我们底子薄,每一次影响都被发展势头所掩盖。而现在中国有一些底子了,那么经济和金融危机可能产生的影响,就会大一些,因为发展的势头可能不会像以前一样完全或者更多掩盖危机。
(之后笔者思考,这种说法可能大家不太容易理解。所以,用下面这个形象的比喻来引导大家去感受这种变化:
改革开放之前,就如同一个学生的水平只有20分,经过一个阶段努力之后迅速提升到了60分,我们会明显看到成绩的提升,而忽略掉从20分达到60分这个过程学生所做的努力,也就是遇到的困难;然后,这个学生从60分提升到70分,成绩上升幅度依旧是显著的,但是困难程度就明显大于20分-60分的过程了,然而提升幅度的欣喜依旧盖过了提升难度;之后,这个学生从70分提高到80分,提升幅度依旧显著,但是难度更大了,而且这时幅度和难度几乎可以持平了,学生对外的表现依旧平静,甚至荣耀,因为难归难但是成绩在那里摆着呢;接下来,这个学生要从80分提高到90分,我们会发现学生成绩提升的速率慢了,学生吃力的状态也曝露出来了,而且周围环境开始更加关注难度而不是提升幅度本身了。
中美之间的区别在于,美国底子好而且在80分-90分的阶段保持了很长时间,学生已经适应并且找到了很多应对和避免提升困难甚至成绩下滑的方法,经历一次经济危机,他的成绩可能会从90分降到88分;而中国的底子薄,学生从80-90分这个阶段,必然要经历很多不曾出现的困难和挑战,而且因为这个阶段属于初闯阶段,保持难度很大,很有可能在经历一次经济危机之后,成绩掉到85分。笔者认为,中国目前的阶段处在80分-85分的阶段,我们应该坚决地保持平稳的增长,并增强自身抗风险和危机的意识和能力,开始慢慢发现、承认并接受发展中越来越突出的矛盾和困难,不能轻易地定义中国已经到了80-90的阶段。)
一个企业是否能长久的发展,一定要着眼于未来、看趋势。如果只看发生后一些所谓砖家之谈,全是马后炮误国误民。最简单表现,笔者一个经济领域小白,都敢在1年多之前预估汇率走势区间,并且是小数点后2位,直至2020年初。而且预估6.32的上位汇率数据甚至保持了近4个月之久。试问还有哪个砖家敢做出这样的预估? 笔者认为这不是负不负责的问题,这是有没有社会责任感的问题。国家和社会培养那么多专家,不仅是为了让你分析史实,重要的是为了让你启蒙和引导民众,思考和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和未来。
别管人家跟咱们贸易战放的什么招,我们应该先回头想想为什么会中招,而且人家还一打一个准。先想怎么了,再想如何破解,千万别着急,如果一着急看到别人一拳过来了,心理默默估计:恩这一拳是打眼睛的,忙用手护眼,结果别人一脚撩裆!(想想都疼)。同时也一定不要去抱怨别人怎么能这么干?怎么这么傻搞得两败俱伤?难道两败俱伤就值得我们欢天喜地吹喇叭庆祝了吗?“他狂任他狂,老子尼克扬!”先做好自己,有这个思维就对了。
“改革开放”40年,如同汉武帝征战了一生很辉煌,但是也严重内耗。其实民众压力大了,可以适当的用一用,文景之策,让民众休养生息,然后就可以更加彻底地把胡掳征服掉了。
汉武帝在位时间很长52年,16岁登基,蛰伏多年,实际掌权从窦太后过世直至他本人死亡。这期间也就40年左右,中华民族雄起了。跟现在的状态一样一样的,中华民族繁荣,自信,强大。但是武帝之后,氏族势力又开始抬头,一直到三国、两晋时代达到了历史高峰。氏族相当于有钱人,而民众生存困苦。
“人类历史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人类没有从历史中吸取教训”——黑格尔。
笔者认为现在的央行也应该加息,让有钱人损失点既得利益先冷静一段时间;让普通民众得以喘息。等风口被吹起来的猪落地后(诸如基于互联网等新兴行业和产业而催生的经济迅猛发展,回归理性基础、长效经济规律下的自然稳定增长后),再做市场和资本变动。
现在的中国不管是反腐、扶贫还是最近普查艺人所得税,其实都是政府防止和治理经济高速发展之后,隐藏在繁荣背后不公正的“氏族”阶层出现的措施。我们应该公正的说当代中国政府是有历史责任感的!
以史为镜,可知兴替!
第二章、文景之治与毛泽东
“单于不忘我们这个小地方,赐下信件,我们举国上下,莫不诚惶诚恐!单于雄伟,正在盛年。老妾本应亲身前往侍奉。可惜年逾七十,色衰神弱,发齿尽脱,行步蹒跚,见单于岂不羞惭?仅献上后宫美女三十名,锦帛十万匹,御用精米八十万斛,精酿宫酒百石,敬请大单于笑纳!”
这是陈宝国版电视剧《汉武大帝》中,西汉开国之初吕后写给匈奴单于的书信,汉武帝观后愤怒了,开启了40年武功人生,他将国号写入了一个民族的名字。
正如腐朽落后的清末,各种丧权辱国的国际条约一样,四万万五千万中国同胞愤怒了,经过1921年-1935年长达14年演进,直至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确立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之后经历长征、抗战、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大跃进、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直至1976年毛泽东逝世,同样的40年风雨征程,这一次不仅有“汉”,而是56个民族共同谱写的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我们此章不分析汉武帝40年的武功人生,重点分析汉武帝之前“文景之治”对汉武帝一生的帮助和影响;同样的我们不分析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重点从另一个角度分析毛泽东40年带给中国改革开放的铺垫和影响。
西汉是建立在,纷乱战国时代,被秦朝短暂统一,并且大兴长城、文字狱之后,这期间纷乱不断,民众积弱这样的前提之上。民众的修养生息,国家积攒财富实力,便成了当时最重要的事情,所以也有了章头的书信,营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也是大势所趋,虽然这个方式是很卑微甚至屈辱的。汉高祖、汉文帝以及汉景帝吸取秦灭的教训,结合黄老只说,无为而治,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措施,减轻农民的徭役和劳役等负担,着力回复农业生产,提倡节俭,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发展,出现多年未见的富庶景象,国库充盈,为汉武帝征讨匈奴的威武一生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毛泽东40年的文治武功成就要大于汉武帝,因为面临的局面更复杂,尤其是国际环境方面。
汉武帝功绩从经济角度来分析是一生消耗大于建设;毛泽东的功绩从经济角度来讲建设远大于消耗。
首先,“打土豪、分田地”一直到解放之后数年,处于封建社会无产阶层的农民阶级,有史以来第一次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核心资产,可以说是第一次极大解放了劳动力和生产积极性。(实际上的作用与日后1978年小岗村创立土地承包责任制,直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相同,都是解放劳动力和生产积极性的最直接改革。)在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甚至抗美援朝等国际历史时期之后,中国几乎是处于一种全国层面的荒芜状态之下的,虽然农民阶层手上有了核心资产土地,比例微弱的工人阶层有了劳动工具以及劳有所岗,但是在这种荒芜状态之下,农村以及城市工业可利用的生产工具是非常匮乏的(不对!此处用非常不确切,应该用极度匮乏)。一个村子耕牛可能也就1-2头,其他如铁锹,锄头等常规生产工具数量也非常有限。工业生产工具更加匮乏,如果听任这种生产关系自然结合,那么发展的速度就会非常缓慢。对于当时业已积贫积弱的中国来说很危险。
那么整理、汇总和建立新的劳动力、劳动工具和劳动资源分配体系和制度,从国家层面进行工业基础设施建设蓝图设计就成了首要任务。在这样的前提下,“大跃进”以及“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了。笔者认为目前主流历史解读,完全否定“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思潮是比较狭隘的。因为缺少了当时国情前提参考。客观的讲应该是:意图没有错,执行出了左倾问题。而且,客观的历史结局是,确实为国家层面整合资源,聚集财富起到了积极作用。可以说不管是历史阶段的产生、发展以及最后的消亡,都符合“摸着石头过河”的艰苦历史阶段。现在很多学者以及社会人士不耻于摸着石头过河,笔者试问:当时的中国不摸着石头过河,你能参考谁?我们思考问题的时候,不能总是“何不食肉糜?”
生产层面的改革和变化、以及最终呈现的不尽如人意的效果,使中国有了思考和引入适合中国国情的生产关系的物质前提。
上面简单的描述生产积极性,生产资源调配以及客观事实,均属于改革开放物质基础范畴。那么改革开放必要性的思想精神范畴基础由应该由哪个历史时期来代表和承载呢?没错,正是“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是由毛泽东同志发动和领导的。他发动这场“大革命”的出发点是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维护党的纯洁性和寻求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文化大革命”之所以能够发动并且当时的中国能够接受发动“文化大革命”的观点,是有社会历史根源的。中国是经过长期残酷的战争后迅速进入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对于如何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科学认识。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积累下来的丰富的阶级斗争经验,使人们在观察和处理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新矛盾时容易去沿用和照搬,因而把在一定范围存在的阶级斗争仍然看作占主要地位的阶级斗争,并运用大规模群众性政治运动的方法来解决。最后却被反革命集团利用,中国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使中国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思想领域的决策和演变,同样使中国有了思考和引入适合中国国情的生产关系的思想前提。
在物质和思想双前提下,“改革开放”开启了恢弘的中国历史新篇章。我们常讲“不破不立”,为什么“破”,因为它不合理。纵观抗战一直到改革开放前文革结束,中国历史实际上是一部可歌可泣地、不断地“破”与“立”的历史。这种不间断的破立的过程,就是一种探索、尝试并最终找到和确认适合中国实际国情的生产关系发展道路的历史。(笔者认为,鉴评一段历史如果片面或者一刀切,是极度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每一种理论和历史表现都有它产生和存在的历史情境,我们应该沿着历史的整体走势线去评判,而不能单纯从一个历史点去评判功与过。)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列宁
第三章、李嘉诚与潘石屹
“华商的佼佼者”、“房地产”,可能是两人最为人熟知和接受的标签。
李嘉诚1947年开始“行街仔”的推销生涯一直到2018年退休,商业生涯71年,笔者以70年计。他的商业生涯异于其他世界级富豪。经历了香港放低产暴跌(当时香港还没有回归,可以代表西方社会),从1986年进军加拿大直到现在“买下英国”;1978年与邓小平会面,与中国改革开放重叠。其涉足领域遍布房产、能源、电力、通讯等等,投资和战略眼光一直为人所赞,称其为“李超人”,他的经商理念也被广泛传扬。
但是从2013年开始,他先后抛售了包括大陆和香港在内的13处资产,总成交获现1093.69亿港币。这期间在商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和猜测,甚至一度出现了“不要让李嘉诚跑了”的笔者认为不理智的文章。笔者承认他这样级别的抛售资产,会给行业带来一些比较盲目的猜测以及不良导向;同时笔者认为不理智是因为,上文作者忘记了李嘉诚的华人身份,实际上作为全球第二经济体的中国,现在需要更多像李嘉诚这样的华商布局全球,以深入华人在全球经济的影响广度和深度。
2010年-2015年,李嘉诚在海外开展了11笔大规模收购,涉及金额达2604亿港币。收购资产的主要类型是电网公司、水务公司、配气公司、垃圾处理公司、电信公司、铁路车辆租赁公司、停车场设施公司等,大部分属于政府管制行业。收购地涉及英国、新西兰、荷兰、加拿大、澳大利亚和爱尔兰,其中以英国的资产为最多,包括6笔主要的交易。所以号称“买下英国”。从布局结构和规模能明显看出,其更加追求稳定回报和分散风险。
潘石屹1987年开始了其房地产生涯,直至2014年到2016年3年时间获现236亿人民币。实际上从2012年宣布SOHO中国从销售向支持物业转型,业务重点专项租赁业务开始,潘石屹又开启了“包租公”生涯。并随着几年的观察和租赁数据统计,直到2018年已经开始,逐步形成放弃中小微企业租赁业务,只针对中大型以及大型企业开放的模式。
实际上,SOHO中国除了不断与中大型企业加深商业链接外,同样布局了多个领域的海外资产项目。
相比而言,潘石屹较之李嘉诚更明显的大陆身份标签,却同李嘉诚有着同样的布局眼光。所以,我们也应该更看重他们的华人身份,以及越来越广,越来越深刻的世界影响力,这一点是值得骄傲的。
笔者此章仅对事实进行描述,并不分析成败,因为跟他们的级别相去甚远。
李嘉诚70年商业生涯,经历过很多次商业沉浮的时期,并且从容而过;作为改革开放第一批企业家,潘石屹的商业人生直到今天几乎与改革开放时间线完全重叠。每一次世界级的商业和金融沉浮,都会引起一系列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的变动和改进,同时也就注定了在沉浮交汇处的抉择必然是看准了未来时代变迁以及法律改进方向的抉择。
“在巨大财富的背后,都隐藏着罪恶!”——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这里的罪恶不是我们狭义上的杀人越货,而是沉浮交汇处的法律和制度缺陷在商业领域的具体应用和实施,多少有些投机的成分。然而,今天的中国包括全世界的商业环境,在经历过一次又一次金融、货币等经济危机之后,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制度越来越健全,新的商业领域、产业以及企业家能实施的“罪恶空间”其实已经很狭窄了,所以“守法经营”就成了今天乃至未来商业体系里,每一个主体,每一个企业家必须坚守的原则。
“误解历史就意味着犯罪;放之于商业,误解历史就意味着破产!”——笔者
第四章、商业锚点、商业思维链以及催生经济学
本来想这个章节好好地展开了叙述,后来从脑中过了一遍以后,笔者突然感到害怕。害怕什么呢?其实还是害怕被人骂说装逼,笔者始终还是俗人一枚;另外,本章节标题本来是商业锚点和商业思维链,但是经过几天的学习和思考之后,笔者认为加上一个自创的“催生经济学”这样一个概念,这个章节才更加完整。
所以,如果有哪位朋友,读到这篇文章,通过上面3个章节,有了同笔者一样的联想,并且浮现出了本章节标题中的种种片段,欢迎随时同笔者交流。毕竟,同好者不辱其耻嘛!
李伟
外贸人——为企业发声!
媒体人——为时代站台!
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